懷孕之后,許多孕婦都會大肆的補充營養,認為只有這樣胎兒才能夠得到充足的營養,從而正常的生長和發育。但是營養補充過度不但有可能會導致孕婦出現肥胖的情況,還有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發育,甚至可能會出現胎兒畸形或者巨大兒的情況,因此孕期在飲食方面要特別注意,盡量做到長胎不長肉。
孕期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哪些細節?
1、 適當吃瘦肉
懷孕之后血液流動的速度會變得更快,血流量也會增大,因此孕媽媽很容易因為缺鐵而出現貧血的情況,從而影響胎兒的供氧量,阻礙胎兒的發育。因此在懷孕期間要適當的吃些瘦肉,不但能夠補充鐵元素,而且其中的脂肪含量比較低,既可以給寶寶提供足夠的氧氣和血液,又不會導致孕婦出現肥胖的情況,如果不喜歡吃瘦肉,則可以適當的吃些魚肉,同樣是一種高營養低脂肪的食物。
2、 吃豆制品
處于孕早期的女性大多會出現孕吐的情況,尤其是看到油膩的食物時,會感到特別惡心,此時一般無法吃肉,因此可以適當的吃些豆制品,其中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,比如蛋白質、鈣等,都是人體必須的營養,而且比較容易吸收,對胎兒的發育以及健康有一定的好處。
3、 不吃高糖食物
大多數女性懷孕之后口味都會發生變化,有些女性則特別喜歡吃比較甜的食物,如果一次性吃得太多,則會對孕婦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,不但會增加肥胖的幾率,還有可能會影響胎兒的健康。因為攝入過多的糖分會導致血糖升高,增加妊娠糖尿病的風險,促使胎兒出現發育過度的情況,導致巨大而出現,最終則會增加分娩的難度,甚至會使寶寶出生后患上代謝性疾病的風險提高,因此要盡量少吃高糖的食物,比如糖果、蛋糕等。
4、 不吃油膩的食物
過了孕吐階段之后,有不少孕媽媽都會變得比較喜歡油膩的食物,比如排骨或者豬蹄,偶爾吃無傷大雅,但如果經常吃,則可能會導致孕婦肥胖影響胎兒的發育,對生產產生不利的影響,建議在飲食方面要葷素搭配。
溫馨提示
懷孕之后飲食最好能夠清淡而且富有營養,盡量不要吃可能會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的食物,比如油膩的食物或者高糖的食物,同時還要適當的補充水分,并且多吃新鮮的蔬果。